星島環球網 www.singtaonet.com
11月11日,被稱為“大光棍節”的“節日”來了。據說單身男士叫“光光”,單身女士叫“明明”,而如果他們走到一起,湊成一對,便是“雙雙”。在“光棍節”,人們流行向單身人士送筷子,年輕人也喜歡湊到一起行動,給自己一個快樂的理由,似乎這樣單身的狀態並不令人鬱悶。
已經很難考證,究竟是誰把“11.11”這個日子定為“光棍節”,但是毫無疑問,它已經被許多都市的單身甚至不單身的年輕人所接受了。無疑,把“11.11”定為“光棍節”應該來自於一種象形。不是嗎?四個“1”湊到一起,卻永遠沒有攜手的可能,不正是“煢煢孑立形影相吊”的樣子?
在過去,如果一個大齡的年輕人仍是單身,那無疑是令人著急的是,即使他自己不以為然,那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,已經讓他的父親親人憂心忡忡了。但是現在,更多的單身人士碰到這個“光棍節”,大概更是會心一笑,不慌不忙,繼續過著自己單身的逍遙日子,一切隨緣了。
一份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,目前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單身男女已經衝破百萬。而在廣東,15歲及以上未婚人口為2063萬,佔同齡人口的31.9%,遠遠超出了10年前的23.8%,其中未婚的男性遠多於女性,學歷越高的人單身的幾率越大。
單身的人越來越多,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。婚姻本是一種契約,是為了共同合作而走到一起。在生產和消費結合在一起的自然經濟時代,婚姻可以為人們節約成本。而當生產和消費分離的時候,服務趨向細緻而且專業,沒有通過婚姻組成家庭,許多人仍然可以盡情享受生活。人們不結婚,可能正是因為結婚的成本太過高昂,這是婚姻的經濟學分析。
經濟的自由使越來越多人選擇單身,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學歷越高的人單身越多,因為他們的收入豐厚,即使一個人也可以生活的好好的。
然而,這並沒有挖掘出“光棍節”大行其道的文化涵義。據悉,光棍節本來只是20世紀90年代的校園調侃,然而,隨著網路的普及,這個玩笑開始迎風生長,逐漸成為都市單身青年的特殊節日。那麼,究竟是什麼力量,使這樣一個口頭上的玩笑,迅速為人所接受,影響越來越大的呢?答案或許在於,這個幽默的玩笑給了城市人的孤獨一個安慰。
實際上,“光棍節”的有或無,對於這個社會光棍數量的增減並沒有多大的關係。在它出現之前,中國的光棍們已經為數不少了,在它之後,也不會有人為了過節而刻意單身。龐大的數量是“光棍節”很快被人們接受的重要原因,與此同時,“光棍節”的發明和迅速流行,又使所有的單身人士得了一個標簽,通過它,人們會發現:這個城市的光棍很多,我並不是特例,我們是同類,我們可以成為朋友,甚至走到一起。這是另一種“緣”,也創造了一個群體之間交流的理由。
作為一個偉大的傳統,婚姻與家庭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,無論這個世界的單身漢(女)有多少,也無法成為社會的主流形態。因此,單身不可能是一種“被上帝選中”的榮耀,在固守單身身份的人們心中,許多人未免有深刻的孤獨感,因此,“光棍節”這個標簽可以給他們一個不孤獨的理由:把“光棍”節日化本身就是一種幽默行為,能夠化沉重為輕盈,使光棍們單身得更加灑脫。
除了這些,“光棍節”的標簽讓光棍們走得更近,也有利於減少光棍的數量,多配幾個“雙雙”,這是“光棍節”的另一大功勞。(文/星島環球網 吳正翔)
- Nov 10 Sat 2007 14:45
11月11日“光棍節” 單身漢領取的標簽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